第一百二十六章 晒盐法大成功,争端!-《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


    第(3/3)页

    赵泗想要的并不是给这群技术人才开放一个从政通道。

    同样,他也不想打破商君的规定,破坏大秦的晋升制度,留下来可以刷功劳的口子。

    他想的是让这群技术人才得到合理优厚待遇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的同时,让这群技术宅不要参与政治,不和政治以及权利挂钩,而是老老实实投入科学研发和理论推陈出新的事业当中。

    事实证明,墨家搞政治的功底不能说差,只能说差的一塌糊涂,若不然也不至于堂堂显学沦落至此,甚至濒临消亡。

    为了投身政治,甚至还要弄出来各种稀奇古怪的理论,最后内部严重分裂……

    赵泗并不在乎墨家,他在乎的只是那群寄身于墨家的技术宅。

    离开此处,去和蒙毅报备,毕竟郎中令一下子多了三十多个人,俸禄还要走郎中令这边,还需要活动以及办公场所,肯定要有官方报备。

    报备结束以后,太阳已经西斜,赵泗直奔皇宫而去。

    通秉搜身核查以后,赵泗直奔始皇帝的办公场所。

    “臣赵泗,参见陛下!”

    赵泗于门外站定。

    正在和李斯交谈的始皇帝点头示意赵泗入内。

    “陛下,臣认为……盐价不用再做调整,维持现状即可。”李斯没有回头,始皇帝示意赵泗进来以后也没有再搭理赵泗。

    晒盐法从投入到开始官方普及改革盐场,已经过去了数月。

    如今大秦于海边盐池的生产方式已经有三分之一从煮盐法转变为晒盐法。

    剩余沿海各地的晒盐盐池,在当地发起徭役辅佐骊山抽调过去的隶臣妾,仍在有条不紊的修建投入生产当中。

    预计在未来一年时间,大秦沿海地区就能够从原本的落后的煮盐法改为更加先进的晒盐法。

    要知道,直到清朝末期,晒盐法依旧是诸夏之地最大的产盐之术。

    现在大秦第一批盐池开始生产,带来的直观改变就是盐产量大幅度提高,成本大幅度下降。

    相比较于耗时耗力还需要木柴煮盐的生产方式,如今的晒盐法先进的简直无以复加。

    如今的盐池建设和生产进入正轨以后,已经从郎中令移交给了少府,不过蒙毅作为初期工作的主导者,知道盐产量的提升和制盐成本的下降,故而上奏提议降低盐价。

    蒙毅此举引发了少府右丞迟龚的不满。

    少府,专司生产建设和山川河泽之税。

    说人话就是盐金专制税收,是少府的钱袋子,迟龚怎么可能同意降价?

    他喵的产量刚上来,成本刚刚下去,眼瞅着就要发一笔大财,你蒙毅说降就能降?

    而左相李斯,很显然也更加倾向于少府右丞迟龚。

    所谓官山海,盐专卖,无非就是打击私盐的同时寓税于价,说白了就是把盐税加到了盐价里面,完全是垄断生意,也是大秦目前财政收入的大头。

    李斯,是法家……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