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是在臣看来,所谓的天命,永远只在秦弩的射程范围之内。” 始皇帝点了点头,玩味的看着赵泗道:“天命只在秦弩的射程之内?朕已经灭过六国一次,那你又在畏惧什么?” “黔首!”赵泗沉声开口。 “他们在地方有权势,有名望,有财富,有广袤的田地,黔首会因此被他们蛊惑,而大秦的名望,出了关中,确实不是很好……大秦不畏惧修剪枝叶,枝叶砍的再多,也不会影响树干的生长,相反还有所增益,但是却不能离开土地和雨水。 秦失民则得贵,失贵就要得民。 以往的大秦,保留了他们的权势,声望,土地,本质上就是让他们来执行秦法秦律来压榨百姓,让他们成为大秦的代言人,成为大秦律法的实行者,故而六国旧贵不思复辟的同时,大秦的舆论也因此遭受抹黑。 现在的大秦,如果想要修剪枝叶,就必须改变大秦的形象,选择舍弃他们的同时就要获得百姓的支持。 倘若没有黔首愿意为他们纳税,为他们征战,就算他们复辟,也掀不起来什么风浪。”赵泗开口回答道。 “得贵失民,失贵得民……” “陛下,黔首所为,求活而已……这也是臣提议降低盐价的主要原因。” “嗯……” 说实话,始皇帝动心了! 他确实很动心! 他也完全有理由去做这些事情,一个能干出来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废除分封制,坚持郡县制,一个缔造大一统先河的帝王。 面对集权中央的战略,没道理不心动。 纵观历史长河,凡雄才伟略者,必节制天下之权。 始皇帝向来就不是一个喜欢妥协的人,喜欢妥协的君王可能是仁君,有好名,却绝不可能是千古一帝。 “如果让你来做,伱会怎么做?”始皇帝玩味的看着赵泗开口发问。 赵泗心中一突…… 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说实话,赵泗只敢嘴炮,不敢真干。 因为赵泗真的干不好…… 他的结论和方案以及行事理论是直接照搬历史,可是历史只记载了宏观走向,却没有介绍细节作为。 更不用说时代还不一样,面对的处境也有所不同。 就像汉武帝的推恩令和迁移令,那是建立在汉武帝本身就是胸有大志的君王,中央的军队足够镇压地方,才能够顺利推行。 放到宋朝去建议迁大富举家迁移,怕是分分钟就改朝换代。 干这种事情,非得天时地利人和,君要有大志,臣要有手腕和能力。 而且就算如此,依旧是危机重重,君王要面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风险,臣子也要抱有以身殉道,以肉饲剑的决心。 纵观历史,凡变法者,有几个善终? 商鞅遭受车裂之刑,晁错被腰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