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陛下文治武功,将前无古人也!-《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


    第(2/3)页

    可是可以制定一个小目标,譬如六百万户百姓,每家每户一部秦律!

    有了造纸术和印刷术,又能需要多少时间?

    不就是印六百万部秦律嘛?

    大不了征徭役,三五年时间,十年时间,总是没甚么问题吧?

    “好!”

    赵泗离去,始皇帝看着手中印刷出来秦律依旧止不住赞叹。

    赵泗出去才用了多久,一部秦律就跃然纸上,放在以前,这是起码要抄写几天的工程量。

    最关键的是还得是读书人,书法也得好一些,倘若书法差的跟赵泗一样,就算誊抄出来也没办法用。

    而现在?

    印刷?

    只要有雕版,不需要识字就可以印。

    甚至于,制造雕版的匠人,不识字也可以制。

    要知道,凿制墓碑的匠人,有很多压根就不认识字。制作雕版也是同理。

    雕版要用铜铸,确实成本不低,可是这一套雕版能用的时间可太久了,十年?百年?只要保养得当,几百年都用不坏。

    雕版弄出来相当于基础建设,这点投入,未来的回报是大大滴。

    而始皇帝,向来喜欢基础建设。

    驾撵之外……

    赵泗和李斯并肩行走。

    “陛下何故传唤?”李斯看着赵泗的笑意满是疑惑。

    “李相尽管去,大好事!”

    难不成还是因为赵泗提出来的对内机构?李斯暗暗心想。

    自从上一次想明白以后,李斯已经改变主意了。

    可是他已经拒绝过始皇帝的好意,而李斯的脸皮又不像赵泗那么厚,能过把发生过的事情抛之脑后。

    他毕竟不是赵泗,心里得顾忌始皇帝的想法,以及对自己的态度,故而这几天一直都在斟酌,自己该如何圆润的一改反对态度来支持始皇帝的英明决策。

    这种对内机构是一把架在群臣脖子上的刀不假,可是陛下都亲自询问我的态度了,这把刀总之是架不到自己头上的,而且未来执行迁贵令,推行种种政策,多一把不受三公九卿限制的刀对于李斯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赵泗迄今为止一直被蒙在鼓里,而李斯放开三公九卿的角度一看,迁贵令要我来啊。

    动刀子的人是我,多把刀是件好事,总不能这把刀先把我给宰了。

    二人一并入了驾撵,李斯和赵泗端端正正的躬身行礼,只不过李斯身子还没直回去,赵泗已经麻溜的跪坐在冰鉴旁边了。

    “看看…”始皇帝将秦律推至李斯面前。

    李斯还没见过纸,初见不由一愣。

    尔后看向赵泗:“这就是你说的纸?”

    “是也!”赵泗点了点头。

    “可我记得你的字写的没有这么好看。”李斯认真的说道。

    ……

    揶揄过后,李斯认真观看,尔后始皇帝又递来咸阳送来的信书,对于成本和制造周期有了一个大概的概念,立马就意识到造纸术和印刷术意味着什么。

    从某种角度上来看,李斯和始皇帝的想法是一致的。
    第(2/3)页